首頁 > 淮安新聞 > 從灘涂到戈壁灘沿著新旅足跡前進

從灘涂到戈壁灘沿著新旅足跡前進

發(fā)布時間: 2025-08-09 12:48  關注度:252評 論  轉 發(fā)  收 藏  打 印
導讀:8月1日,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迎來了一批來自新疆的學生——第七師胡楊河市的學生代表們。在紀念館,孩子們的思緒跟著講解老師,也回到了那段烽火歲月!八麄冊跒┩可隙惚軘橙说募毠(jié),令我印象深刻!遍_學即將升入高一的王冬雪告訴記者。

8月1日,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迎來了一批來自新疆的學生——第七師胡楊河市的學生代表們。在紀念館,孩子們的思緒跟著講解老師,也回到了那段烽火歲月。“他們在灘涂上躲避敵人的細節(jié),令我印象深刻!遍_學即將升入高一的王冬雪告訴記者。

7月9日,在新旅團員戰(zhàn)斗過的黃海之濱——鹽城市射陽縣臨海鎮(zhèn),當?shù)氐奈氖穼<覐埻椤⒎顿F銀帶著記者再次尋訪,也把記者的思緒帶到了抗戰(zhàn)歲月!拔覀冞@里當時叫作葦蕩鄉(xiāng)!眱晌晃氖穼<腋嬖V記者,之所以叫葦蕩鄉(xiāng),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里臨近黃海、遍地灘涂、河流縱橫、滿地蘆葦。當?shù)氐奶J葦收割后,沿著河運送到外地。又多又密的蘆葦蕩成了新旅團員們隱藏游擊的好地方!靶侣脠F員們來到葦蕩鄉(xiāng)后,進行抗日宣傳,發(fā)動成立兒童團,還在我們五垛莊進行訓練和休整。”兩位文史專家說,團員們白天或者隱蔽在當?shù)佧}民們的窩棚里,或者藏在蘆葦蕩里,到了晚上趁著夜色集體行動。每到一個村莊,團員們就幫助群眾挑水、掃院子,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他們在每個村莊最長住兩三天,最少只住半天,在鹽民的保護下與敵人在戈壁灘上周旋。幾個月的時間,黃海之濱的村鎮(zhèn)都留下了他們戰(zhàn)斗的足跡。

“他們的宣講和行動,在孩子心里點亮了一盞明燈!眱晌晃氖穼<艺f,六垛莊的蔡氏三兄弟深受鼓舞,成為兒童團團員,并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兩位文史專家的引導下,記者來到了新旅團員戰(zhàn)斗過的灘涂。陣陣拂過的海風似乎沒有變化,扁擔港的蘆葦蕩早已成了火熱的建設現(xiàn)場。風力發(fā)電、入海水道……為這片土地增添新的活力。

從灘涂到戈壁灘,沿著新旅足跡前進的還有“王冬雪”們。在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聲光電還原的經(jīng)典場面讓孩子們沉浸其中,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展陳都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愛國熱情!皬男陆鷹詈邮衼淼交窗彩行掳残W,前輩們討飯也要去宣傳抗日的決心,令我十分震撼。他們在我這么大的年紀,就走出淮安宣傳抗日,17年間,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行程5萬余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回到蘇北,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大規(guī)模開展兒童工作,成功組織18萬名兒童支援抗日。我們胡楊河市是戈壁灘上的一座新城,我回去也要向新旅前輩學習,以英雄模范為榜樣,傳承紅色基因,努力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爭做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王冬雪說。

■記 者 何 淵 胡凌軒 徐天魁,通訊員 施佳宏 袁 坤 戴 超 李 梅

聲明:淮安114網(wǎng)(www.thepatientfactors.com)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網(wǎng)站,淮安114網(wǎng)不生產、不制造新聞,僅為淮安本地網(wǎng)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