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舉行——各個活動板塊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參與
淮海晚報訊:5月28日至30日,第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在里運河文化長廊舉行,來自大運河沿線8省26市的90余項國家、省、市級非遺項目參加集中展示,全面彰顯大運河文化的厚重底色。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運河好味道、運河百工坊等活動板塊的人氣都非常旺,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來打卡。
口味地道、物美價廉,美食板塊人氣旺 300多只德州扒雞一天不到即售罄
在今年的非遺展活動中,運河好味道、口福十八碗美食項目展示展銷無疑是人氣最高的板塊之一。5月29日,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設于里運河邊的運河好味道板塊,不管是淮安本地的龍蝦、高溝捆蹄、漣水雞糕、蔣壩酸湯魚圓、茶馓、欽工肉圓、錢集老鵝,還是專程來淮參展的德州扒雞、宿遷皂河燒餅、狼山燒雞、阜寧蒲包茶干、河間驢肉火燒、天津桂發(fā)祥十八街麻花等,都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品嘗、選購。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德州扒雞制作技藝已經(jīng)是第三次來淮參展了,盡管來之前已經(jīng)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淮安市民對待美食的熱情還是讓參展單位山東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吃了一驚。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前兩次帶來淮安的產(chǎn)品供不應求,這次他們專門準備了300多只現(xiàn)做的燒雞和其他零食成品,沒想到一天時間不到所有產(chǎn)品就全部銷售一空,“看來明年我們得專門派一輛冷藏卡車來淮安了!痹摴ぷ魅藛T笑著說道。
距離運河好味道一路之隔的口福十八碗板塊,主打口味地道、物美價廉的現(xiàn)烹美食。5元一碗的陽春面、10元一碗的淮餃、10元三個的菊花燒餅、30元一個的蟹黃湯包,還有地道的共和春小吃、蘇幫菜、鎮(zhèn)江鍋蓋面、綠柳居素食、靖江蟹黃湯包……花錢不多卻能吃得滿足,這也使得眾多食客大呼過癮。市民劉劍告訴記者,非遺展不僅為各地非遺技藝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展銷平臺,也為市民選購美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展會邀請的都是各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遺傳承項目和展商,相當于為產(chǎn)品品牌和質(zhì)量進行了‘認證’,讓我們普通消費者能夠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運河百工坊”互動體驗妙趣橫生 非遺技藝與市民“零距離”
栩栩如生的通草花,鏤塵吹影的瓷刻畫,形象生動的面塑、泥塑、剪紙、撕紙畫……為了讓更多市民近距離體驗傳統(tǒng)非遺技藝的魅力,本屆非遺展專門設置了“運河百工坊”互動體驗區(qū),這也吸引了許多市民踴躍參與。
在揚州通草花制作技藝展位上,淮安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嚴鑫柔正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朱欣的帶領下,認真地學習通草花的制作——揉一揉、按一按、捏一捏,一個個粉淡的花瓣就做成了,再把里外兩層花瓣粘合在一起,放上一個金黃的花蕊,一朵逼真的通草花就完成了。嚴鑫柔笑著說:“這個通草花的制作非常有意思,做出來的花非常漂亮,我很喜歡;氐綄W校以后我也要教同學和好朋友學習做通草花。”朱欣則向記者表示,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非遺技藝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青少年的關注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能夠繼續(xù)傳承發(fā)展下去!斑@樣一屆展會,無疑是為我們非遺技藝打開了一個對外展示窗口,既能夠讓外面的人近距離了解感受非遺,也能夠讓非遺技藝更加貼近市場、貼近生活。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持續(xù)舉辦下去,越辦越好,為非遺的保護傳承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朱欣說。
■融媒體記者 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