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淮安名人 > 關天培簡介

關天培簡介

發(fā)布時間: 2012-01-15 21:10  關注度:4002評 論  轉 發(fā)  收 藏  打 印
來源:網絡  作者:淮安新聞網  編輯:淮安114網字號:[超大]  [中型]  [標準]  [小字]
導讀:抗英民族英雄,字仲因,號滋圃,清淮安府山陽縣人。幼時讀書,因家貧輟學,遂棄文習武。20歲當了淮安府守營營官的親兵,22歲得中為武庠生,被任命為漕督右營把總,1823年升為水師參將,1827年因督海運成績卓著,被授為蘇淞鎮(zhèn)總兵。

朝代:清

生卒:1781-1841

簡介:抗英民族英雄,字仲因,號滋圃,清淮安府山陽縣人。幼時讀書,因家貧輟學,遂棄文習武。20歲當了淮安府守營營官的親兵,22歲得中為武庠生,被任命為漕督右營把總,1823年升為水師參將,1827年因督海運成績卓著,被授為蘇淞鎮(zhèn)總兵。清中葉復行海運,關天培堪稱是有大功的人之一。

1834年10月,受任廣東水師提督,擔負起經營海防、抵御外侮的重任。林則徐赴廣東禁煙期間,關天培與林則徐肝膽相照,從軍事上密切配合。他從守備為本、以逸待勞,以靜制動的原則出發(fā),整頓防務,首先修筑炮臺,增強武備,其次整肅軍紀,裁汰罷劣、訓練士卒,積極做好反侵略戰(zhàn)爭的準備,虎門銷煙之后,英軍發(fā)動穿鼻洋海戰(zhàn),關天培指揮水師奮勇出擊,擊潰敵軍。1840年,軟弱的清政府派投降派琦善至廣州。在軍事上撤防,拆毀炮臺,遺散軍隊。1841年1月,英軍陷大角、沙角炮臺,直逼虎門,時年已六旬的關天培親臨炮臺指揮,并請琦善速派援兵。1841年2月25日英軍大舉進攻虎門炮臺,關天培率部死戰(zhàn),不幸被飛炮所中,英勇犧牲。生前只留下墮齒數(shù)枚,舊衣數(shù)襲、表現(xiàn)了他以身殞國的決心和廉潔奉公的品質。“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凜,聞異類亦欽偉節(jié),歸魂相送面如生”。這則林則徐挽聯(lián)至今仍懸掛在淮安關天培祠大門上。

聲明:淮安114網(www.thepatientfactors.com)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lián)網新聞網站,淮安114網不生產、不制造新聞,僅為淮安本地網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